近日,中国与东盟在缅甸仰光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旅游安全论坛”,共同推出《中国-东盟旅游安全与保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倡议》。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区域旅游协作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的稳健复苏注入新动力。

此次论坛汇聚多国高层官员、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聚焦跨境犯罪防范、情报共享、旅游警察能力建设、数字技术应用等切实影响旅游业安全与体验的核心议题。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在发言中强调,安全是旅游复苏的基石,也是畅通人员往来、促进消费信心的根本保障。

这一联合倡议的落地,预计将从多方面深刻影响区域旅游行业生态:
提升消费者信心:通过联合打击欺诈、虚假信息及跨境犯罪,游客出行意愿将显著增强,尤其有助于恢复和拓展高端旅游、自由行等受影响较大的市场板块;
推动企业合规与创新:区域内旅行社、酒店、在线旅游平台等将迎来更统一的安全标准与协作机制,降低运营风险,同时数字化治理与合作也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促进人力资源与能力建设:培训、认证等方面的区域合作,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深化区域旅游一体化:安全互信为下一步推动签证便利化、联合旅游推广、跨区域旅游产品设计打下坚实基础,有望形成更具韧性和吸引力的中国-东盟旅游圈。
东盟秘书长高金浩也特别提到,中方此前对东盟游客实施的签证便利政策已取得积极效果,未来在共同安全框架下,双方游客互访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推动实现2025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的各项目标。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倡议不仅回应了当前旅游恢复过程中的痛点,更从制度层面构建长期合作机制,为区域旅游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声明】内容系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