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缅甸—中国经济合作促进交流会”上正式宣布,缅甸正筹备相关安排,允许中国企业家在缅投资直接使用人民币,同时推进人民币-缅币直接支付系统建设。这一举措不仅为举措投资者打造了更便利的金融环境,也为深化中缅金融合作、提升双边经贸往来注入新动能,成为缅甸吸引中国投资的重要新举措。

敏昂莱此次访华行程为期8天,四川是最后一站,而这已是他第五次到访成都。十余年间,四川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让他由衷敬佩,他认为这些实践为包括缅甸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访问期间,敏昂莱一行考察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深入了解建筑抗震与灾后重建技术,同时表达了尽快恢复川缅直航、深化双方在新能源开发、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合作的意愿,为川缅乃至中缅整体合作拓宽了方向。
缅甸推进人民币-缅币直接支付系统建设,是其在货币合作领域长期布局的延续。早在2019年1月,缅甸中央银行就将人民币新增为官方结算货币;2021年10月,允许人民币在缅甸境内合法兑换;同年12月,进一步发布公告,允许中缅边境地区直接使用人民币和缅币交易,指定银行可为此类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开设人民币账户,为此次直接支付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实际效益来看,人民币在缅直接用于投资并实现双边货币直接结算,将为两国企业带来切实利好。这一模式能减少美元结算的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与交易成本,提升盈利空间。对于缅甸而言,此举将促进农产品等本土商品对华出口,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对于中国企业,在缅经营成本的降低与投资效率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中缅经贸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敏昂莱明确表示,缅甸将持续完善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切实保障在缅中资企业及贸易商的合法权益。近年来,缅甸政府大力投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政府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创业支持等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能力,为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一直是双边合作的重要纽带。敏昂莱强调,未来缅甸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为契机,与中方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谱中缅友好新篇章。目前,已有海螺新材等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建厂,积极参与当地发展,为双边合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随着人民币直接投资机制落地、人民币-缅币直接支付系统完善,以及缅甸投资环境的持续优化,中缅经贸合作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将进一步夯实中缅“胞波”情谊,更将让两国人民共享合作发展成果,为区域经济合作与稳定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