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teay Srei高棉语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后人将其译为女王宫。修建于10世纪中叶的女王宫,由砖红色的砂岩建造而成,面积不大却声名显赫。寺内较为完好保存的精美浮雕,将吴哥王朝的石雕艺术推上极致。精致细腻的雕刻手法,繁复细密巧夺天工,被誉为吴哥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珍珠。
一早经历着崩密列的惊心动魄,踏着层层叠叠的巨石,时而入地时而攀顶,在废墟中爬上爬下,离开时已饥肠辘辘、精疲力尽。崩密列的周边只有两三家摊贩,路边简单用餐后,司机接上我们返回暹粒,途中绕道去往距离暹粒大约32公里的女王宫。
不知开了多久,停车道旁,一条土路通往前方的女王宫,路的两边各有一个水塘,也有说是护城河。隔岸望去,女王宫的建筑比吴哥遗迹中须弥山式的寺庙要平缓低矮许多,没有陡直的阶梯,令人眩晕的高度,只有浓缩的空间、温暖的院落,自然亲近。好似退隐高僧的静修之地,谦逊宁静。
走入女王宫,整个建筑娇小玲珑,细质的砂岩阳光下泛着玫红的色泽,艳丽华贵。女王宫的主建筑为占据中心位置的神庙,由三层院落围成。顺着一层层的围墙往里走,院门由外而内逐次降低,据说是指引信徒膜拜时,能俾躬屈膝弯腰而入,以虔诚之仪对神敬仰。
穿过一扇扇石门,立于空荡荡的门框中,好似走入定制的画框,你就是框中之画。除了通向神庙的院门,许多石门不知为何而建,看似并无实际的功能,似乎只是为了装饰而存在,层层递进的通透之美。
跨过最后一道院门,神庙位于内层院落的围墙内,三座装饰豪华的中央塔,两侧的前方各有一间小巧精美的藏经阁。极尽奢华的门楣雕花,细腻传神的墙面浮雕,诸神与恶魔的形象惟妙惟肖,华丽的龙蛇,混沌的乳海,通向天国之门的羽化仙境,美轮美奂。
女王宫的石雕繁复却毫不琐碎,精致的图案,镂空的纹样,如波斯的织毯,中国的丝绣,玲珑剔透精美绝伦,无愧于吴哥雕刻艺术的瑰宝。神话中的守卫者忠于职守,千百年来坚守着这些完美精湛的艺术珍品,因偷盗等诸多原因,原件被存放在柬埔寨国家博物馆,留下的只是雕像的复制品。
女王宫与吴哥遗迹中绝大部分以彰显权势、战争、功绩的神庙不同,她生动传情地刻画着一个个美妙绝伦的神话故事,着力表现着女性的柔美与优雅。她深藏丛林数百年,直到1914年法国探险者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神庙的山墙上雕刻着一组手持莲花、面带微笑的女神,据说是万物之母蒂娃妲女神,沉睡数百年的东方“蒙娜丽莎”终于重见天日,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走出女王宫,路旁忧伤的乐曲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一个由地雷受害者组成的乐队盘坐道旁,用音乐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痛苦,他们是这土地上新近战争的受难者,在田地工作,误触了地雷,手脚残废五官被毁,拖着残缺的身体努力认真地生活着。无限的哀怜哀怜与惆怅涌上心头。一天的游览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