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跟我走?”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带我走?”
彼此想法一致,却终生错过。摇曳的灯光,朦胧的街景,一套套华美的旗袍,没有留住一对有缘无分的人。

于是,多少年后,那个男人到吴哥窟,对着一个树洞,说出自己所有的秘密。而吴哥之美因这部电影也再次有了名气。
张曼玉与梁朝伟的《花样年华》曾感动了很多人。可能因为这个电影,我来到柬埔寨。也可能,这种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
尽管长满青苔,尽管支离破碎,但这种美轮美奂的建筑与雕刻,依然有王者的霸气,证明废墟也是一种美。

台湾学者蒋勋说,他曾十四次到吴哥窟,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他在吴哥窟的高处打坐,看阳光一寸寸挪移,看吴哥窟的倒影。“吴哥的雕刻匠人不是在雕刻,而是在修行。每一刀都是虔诚,每一笔都是祷告。”“那些女(Apsara)的舞姿,不是表演给凡人看的,而是献给时间与神灵的永恒之舞。”蒋勋的评价恰如其分,尽管岁月掩埋了吴哥曾经的辉煌,但这些坚硬的石头,却记录了那些最美的时刻。

吴哥窟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建筑形制为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矗立着五座宝塔。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护城河上正西、正东各有一堤通向吴哥窟西门、东门。吴哥窟的造型也出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吴哥窟的发现也颇具传奇,元朝使者周达关出使吴哥王朝,曾写了一本《真腊风土记》,此书后来流落法国。

15世纪上半叶,吴哥战乱,血流成河。因此吴哥城被废弃,吴哥窟也随之荒芜,热带雨林草木葱茂,很快吴哥城被掩盖。直到四百多年后的1861年1月,法国探险家按照此书所记,在柬埔寨的丛林中探索,发现了吴哥窟的主要建筑,才使吴哥古迹重见天日。

柬埔寨 很少见高楼大厦,没有高速公路,更谈不上高铁地铁。吴哥窟这么有名的景点,竟然在一条烂泥路的尽头。走到景点时,景区没有停车场,没有一个指示牌。就像一个山寨版的景点。但远远看见这像从海底世界突然冒出来的青绿色建筑,还是很震撼。我没去过金字塔,但这么巨大的石头能如此严丝合缝地垒这么高,还是少见的。这让我相信,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他值得骄傲的地方。

高棉的微笑,也让人震惊。这个历经战乱和沧桑的民族,竟在几十座高大的巨石上四面佛组像,从任何一个方向看,它们都是微笑着,安静,沉着,仿佛所有的悲苦对他们来说,都如云淡风轻。阳光照在这些祥和的面容上,我想无论多么绝望的人,看了都人会得到疗救。

“岁月在石头上刻下故事,而风沙又将它一点点抹去。吴哥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繁华只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