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金边机场,一度以为到了九十年代国内某县城客运站的外围。狂躁的汽车喇叭此起彼伏,摩托马达轰鸣沸反盈天,突突车大叔用蹩脚的中文叫卖着生意,黝黑的脸上是常年被热带阳光炙烤的印痕。
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再访金边,发现大街上多了不少现代化高楼,可是细看这座首都城市,好像又觉得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
对于一个“被诅咒的国度”,我们到底“想要”看到怎样的不同?
第一站选择了皇宫。
皇宫也叫王宫,英文Royal Palace of Phnom Penh。

皇宫坐落在金边东面,周边景点众多,这里应该是金边最繁华的区域了。

公元1434年,柬埔寨国王蓬黑阿·亚特迁都金边后,即在金边修建了皇宫。从此,皇宫就成了金边的标志,成了统治柬埔寨的权力中心。
现在看到的皇宫由法国工程师设计建筑,始建于19世纪末,曾于20世纪初扩建。目前皇宫主要是西哈莫尼国王和莫尼列王太后的官方居所,其他王室成员不在此常住。皇宫兼具居住、礼仪和旅游功能,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王室的象征性角色。

目前皇宫仅一部分对游客开放。

柬埔寨历史上曾被法国殖民,时间长达九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柬埔寨,取代了法国的殖民统治。二战结束后,法国重新控制了柬埔寨。

1953年,柬埔寨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

皇宫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金顶,黄墙,琉璃瓦,繁复雕饰,传统高棉建筑的风格因素,融合了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双重色彩,殿身多以黄、白为两主色,黄色象征佛教,白色代表婆罗门教。




佛教是柬埔寨的国教。婆罗门教则曾经影响了柬埔寨近千年。


皇宫内有金殿、银宫等二十多座大小宫殿。




在宫内所有建筑中,应数银宫最为华丽,据说地面用了四千多块镂花银砖铺就。殿内供奉着由整块翡翠雕成的佛像,乃柬埔寨的国宝。这里也是历代国王礼佛的圣地。


回廊的壁画,是众艺术家精心绘制的神话。


皇宫四周围以黄墙。高高的围墙,隔开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皇宫外不远处,河滨路上车来车往,摩托佬和小贩们兜售着生计,身后的富丽和繁华仿佛都与他们无关。

广场外,洞里萨河与湄公河、巴萨河三河在这里交汇,称为四臂湾。长河见证了柬埔寨两千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信仰的萌芽、成长、破碎和重生,也见证了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惨绝人寰的红色高棉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