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泰国工业部门的最新评估显示,美国计划从今年8月起实施的新贸易政策,将对泰国商品征收最高达36%的进口税率。这一举措预计将给泰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损失规模可能突破9000亿泰铢。
关税冲击波及面广泛
新关税政策的影响范围涵盖多个关键产业领域:
食品加工业
汽车制造及配件产业
电子电器制造业
纺织服装业
钢铁冶金业
相比之下,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邻国面临的税率明显较低,这将严重削弱泰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产业界积极寻求突破
面对严峻形势,泰国工业界并未坐以待毙。泰国工业总会已经向美方提交了经过修改的新方案,建议对数千种商品实行零关税待遇。虽然华盛顿方面暂时还未作出正式回应,但业界对谈判前景保持谨慎乐观。
目前,工业总会正在筹备与47个行业协会的紧急磋商,旨在全面评估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后续还将与国家经济发展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展开联合会商,探索系统性的解决路径。
他信现身科技业活动引发关注
就在贸易形势紧张之际,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出现了。泰国前总理他信近日出席了台湾电子巨头英业达在泰国新工厂的启动仪式。这个在泰国本土并未引起太大波澜的活动,却在台湾媒体圈获得了广泛报道。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背后有着深层的历史渊源。许多台资企业进入泰国市场的时期,恰好是他信及其领导的政党执政期间。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台商与他信阵营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网络。
科技背景成为独特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他信本人的商业背景与科技产业密不可分。他创立的AIS电信公司正是科技领域的重要企业,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也让他对工业和科技发展有着深刻理解——这与那些依靠传统农业或旅游业起家的政治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更重要的是,泰国外资工业园区的员工构成与他信的政治基础高度重合:来自泰北地区、具备中文能力的管理人员,以及来自东北地区的生产线工人,这些都是他信政治联盟的核心支持者。
释放信号还是实质行动?
分析人士认为,他信此时的高调亮相可能是在向各方传递一个信息:在当前的贸易困境中,他或许能够发挥独特作用。这既是向泰国政府展示其价值,也是向外资企业表明合作意向。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泰国国内的保守势力是否愿意给予他信施展的空间,让这位在政商两界都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代表泰国参与对美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国商界中,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正大集团(CP Group),因此在对美谈判中,该集团领导人可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展望
随着8月关税实施日期的临近,泰国制造业正处于关键时刻。无论是通过官方渠道的谈判努力,还是借助具有特殊背景人物的斡旋,泰国都需要尽快找到应对之策,以维护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丨监制:武冠宇
丨审核:姚建宾 杨婧
丨编辑:奥特曼 VV
丨设计:大蒜发点小财
丨来源:泰媒综合
丨图源: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