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色占空寺(Baksei Chamkrong Temple)位于巴肯山附近。它是一座金字塔结构建筑,建于公元921年,由当时在位的国王曷利沙跋摩一世(910-923在位)建造。巴色占空寺是一座祭祀先父的祖先庙,主要祭祀的是湿婆神。这座建筑外表看起来并没有很特别,红砖构造,建在三层平台甚高的台基上,外表也没有精美的雕刻。
巴色占空寺这个印度教寺庙命名的缘由,是来自于一个传说,有一次国王正试图逃离被围困的吴哥城,逃至此地时,突然出现一只巨大的鸟以它的翅膀庇护国王。根据碑文上,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在公元 947 年献上度有金身的湿婆神像,它也可能曾被使用作为陪葬庙,然而如今只剩下一座卧佛的像。门楣是因陀罗大神手持金刚杵,骑在其坐骑四牙象爱罗婆多上的浮雕,周围则为缕空的浪花。爱罗婆多也是从乳海中诞生,单塔设计的圣殿塔矗位于四层高约十二公尺的平台上。三座塔仅朝东向有入口,其余的三边则是假门。
巴色占空寺是一个小寺庙,简单而典雅,在晨曦的光泽下,这里弥漫着宁静而温暖的气息。顺着阶梯登上陡峭的基坛,置身于金字塔型的殿堂,由心而生出一种与神靠近的感觉。身处于此能够安心地欣赏美景和思考历史的沉积。虽然大部分装饰用的灰泥已经脱落了,它的门楣现在状况也保存不佳,但因为去的人不是很多,会比较安静,很适合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