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0日,北京下雨,时节已过立夏,据说最高气温却反常低到13度,可能因为瘦,我从小就怕冷,当时觉得这个城市倍感压抑。收拾好行李,执意就动身。
这即便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也差不了多少。5月4日完成一项重要的决定,就自行在网上申请柬埔寨电子签证,不过两三天就办下来了。机票用了三万里程另加565元税费,国航北京直飞暹粒,时段不差,我认为划算。Booking上选好暹粒老市场酒吧街旁边几百米处的一间双人房,含税含手续费25刀一晚,看评分挺高9.3,不犹豫就订下五晚。然后中国银行即时换了美元。
对吴哥窟的印象除了高三那年收藏到的一张风景照片,还有王家卫的经典电影《花样年华》的最后一幕,梁朝伟将无法对人倾吐的心事讲给那里的某个石洞听,再把它掩埋,岁月自会保守秘密。
这种非常文艺的举动,我当然不会效仿,最多给目的地在心里增添了几分浪漫和神秘。出发前的机场候机室,跟同航班陌生人聊天,跟团的阿姨很佩服我独自旅行的勇气,殊不知,我需要放空一段时日,不再困顿从而开启全新的奋斗路程。
五个多小时的飞行之后,落地另一个国度,热浪袭来,抱着早就脱下的针织衫和外套,迎接我的是一个小到前所未见的吴哥窟国际机场。已是午夜时分,暗黄的灯光,迷离而又让人心安。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令人吃惊,边检是个中年妇女,她会简单的中文,问了三遍我是不是一个人来,得到确认答复后,果不其然她指了指桌上的钞票暗示给小费,我心想身上的美元最小的面值就20刀,于是回说没有换钱,不想她抛来“人民币”三个字,便掏出十块给她。当下心情复杂:并不是小气,这般直接“勒索”让人很不舒服;也不是心甘情愿,都不容易,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这个机场完全是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建立的,已到淡季,稀稀拉拉没多少人,很快就取到了托运行李。往外走,有好几家办电话卡的摊位,都已下班。旅店免费提供接机,很显眼就看到写着我名字拼音的举牌,对方有一些羞涩和略显笨拙的笑容,赶紧迎上前来扛起我的箱子。
一路无话,估计他英文比我还差。四面敞开的TUTU车,带来清爽的微风。周遭看起来要比邻近的泰国落后许多,不见高楼大厦,然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逃避大城市,轻松拥抱陌生环境给予的清静和新鲜感。
到了旅店后,前台是一个更加年轻的男孩,后来得知他是老板,才19岁,一般傍晚开始上夜班。他马上端出一杯冰凉的橙汁,并拿上宣传册给我选择游览的路线。我坦言已经很累了,需要赶紧睡觉,明天上午再找他咨询。
房间很干净,冷气很体贴的提前打开,床的大小也合适。然而床头巨大的图片里,古树根须伸延,与断墙残石交错相融着实诡异,此外被子还散发着东南亚特有的香味,导致我翻来覆去几乎一夜未眠。
习惯了晚起,因此没打算去看日出,暹粒五天更从未赶上旅店据说“very good”的早餐。
很多体会,不知从何说起,那就按日程叙述吧。
Day 1
在暹粒的第一个上午,已经十一点多了(柬埔寨时间比北京时间晚大概一个小时),肿着眼睛的我才下楼。
外头烈日当空,一条浑黄的小河和一棵歪斜的大树。
吴哥古迹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是古高棉王国首都,由宫殿、寺庙、花园、城堡组成。历代国王大兴土木,9世纪到15世纪期间一度繁荣辉煌。而公元1431年,暹罗入侵,王室被迫撤走,从此吴哥湮没在丛林之中,被世人遗忘,直到1860年,被法国人意外发现,才得以重见天日。景点从里到外主要分小圈、大圈和外圈三大片。
小圈自吴哥寺 Angkor Wat开始,依次是塔内寺Ta Nei、塔布茏寺Ta Prohm、茶胶寺Ta Keo、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托玛农神庙Thommanon、再到吴哥通王城 Angkor Thom(含巴戎寺Bayon、巴方寺The Baphoun、空中宫殿Phimean Akas、普拉帕利雷寺Preah Palilay、斗象坛 Terrace of Elephants、癫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等),以巴肯山顶巴肯庙Phnom Bakeng看日落结束。
我先去办了张当地的手机卡,3刀的卡费和3刀的流量费,其实很少用到,因为进入景区后信号很弱。接着买了三日的通票,40刀,六天有效,可任意选择其间三天使用,票面印有使用者的寸照。
吴哥寺名为“毗湿奴神殿”,也有说法是某任国王的皇陵,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与中国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和印尼的千佛坛一起,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五月的暹粒骄阳似火,但仍阻止不了我随手拍的兴致。怀着纯粹看景的心态,我在吴哥寺停留了很久,有时候看不到一个人,稍有莫名的恐惧。
逛完吴哥寺之后,就已经很累了。司机自豪问美不美,我回说就是天气太热了。喝下他递来的一瓶冰过的矿泉水,满心感激之情。
塔布茏寺很是奇异,古老的石墙与回廊早已被树根穿透。虽然从正门到后门来回走了三遍才找到司机,但我仍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景点,哪怕司机很好意对我说“你看起来不太舒服,我觉得没必要进去”之类的,其中一个古迹是由中国政府出资修复,有亲切之感。
直到通王城逛了一半,我实在坚持不住了,酷热、疲劳,加上爬上爬下,快要虚脱,并审美疲劳。我跟司机说我要回旅店,司机笑了笑,问:“ Are you sure?”然后车子拐了一道弯,他让我看向左边,一下子又兴奋了,那不是最期待的“高棉的微笑”吗?连忙下车。
“高棉的微笑”是指巴戎寺,它坐落于吴哥通王城之中心点,以佛面塔、回廊壁画而著名,它的宗教图像以佛教为主,融合印度教,49座佛塔均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据说是建造者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
前后左右都是安详的笑容,我在佛像下坐了许久,时间仿佛停止,内心沉静。我一介凡人,有正常的喜怒哀乐,既然不可能事如所愿,既然环境不可改变,那就顺其自然。
巴戎寺出来,正好下午四点半,司机载我开向巴肯山日落。一整天都没看到几个游客,不知怎么突然冒出那么多人,排了一个多小时队,但还是值得的。
Day 2
我决定休息一天。
暹粒城不大,大车开过,路面扬起一片黄土灰尘。沿着河流步行,不急不赶,不想走了就在岸边石凳上歇歇。还去做了个全身按摩,一小时大约10-15刀,小费给了5刀。晚上老市场和酒吧街,没什么想买的。
Day 3
这一天状态不错,于是大圈走起,圣剑寺 Preah Khan、龙蟠水池 Neak Pouan、塔逊 Ta som、东梅奔 Eastern Mebon、比粒寺 Pre Rup、豆蔻寺 Prasat Kravan 、斑黛喀蒂 Bantery Kdei。先转过小圈,就会觉得大圈相对乏味。而比粒寺是高棉皇族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要是早知道我肯定不会进去的。
遇见很多三俩相伴或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他们有路上结识的驴友,有的是同事,更多的是和亲朋一起。一直在自拍的三个90后女孩,和我聊了几句,得知她们三个人一辆TUTU车一天的价格是才15刀,发现自己20刀贵了。回到旅店就跟老板说,他很爽快表示大圈加小圈也算我30刀。
Day 4
离开的前一天,剩下外圈景点,有女王宫Banteay Srei、高布斯滨Kbal Spean,崩密列Beng Mealea、罗洛寺群Roluos Group、洞里萨湖Tonle Sap Lake、水上村庄等。由于大部分离暹粒市区很远,而且不在一个方向一条路线上,我便只选择了女王宫和崩密列。
女王宫有着“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规模不大但色彩艳丽,它以朱色砂岩构成,精致的浮雕令人赞叹。
崩密列距暹粒城大约55公里,需花5刀另买门票,有人因其荒僻而放弃,但我建议大家如果去了吴哥就去看一看,崩密列坍塌被树木掩映,荒凉而震撼。
从女王宫到崩密列的路上,头很沉重,忽然一场阵雨,顿时清凉解暑了不少。崩密列除了为拍摄电影《龙兄虎弟》搭建的栈道,如果想冒险,还可以爬窗户,走屋脊,会收获不少惊喜。尤其是借着手机光穿过阴暗破旧的长廊,不时窜出一只壁虎,诡异的气氛使人不禁皮毛发紧,难怪电影《古墓丽影》也在这里取景。
Day 5
最后一天睡了个大懒觉,中午出发去机场。
吴哥古迹几十处庙宇看下来,个人认为吴哥寺、塔布茏寺、巴戎寺、女王宫、崩密列这五个各有特色最为经典。看多了建筑,反而更喜欢那儿热带丛林的气息。至于饮食,我每天大多只点炒空心菜,另外椰子喝了十几个。据说,当地居民月收入才1000多,但由于以美元标价,柬埔寨货币对游客来说很难用到,因而消费并不算低。
遗憾的是自己一向只喜欢拍风景,而非人文,留下来的影像90%都是建筑。其实,在吴哥,我看到缓缓而过的黄袍僧人,看到演奏传统器乐的地雷受害者残疾乐团,看到许多皮肤黝黑的小孩……那些早当家的小孩,有的聪明兜售,能够分辨你从哪里来从而用你的语言和你招呼;有的变相乞讨,甚至紧甩不掉死缠烂打;有的专注画着彩色素描,售卖的每一幅作品都那么用心……
即将结束这段白天访庙宇晚上逛夜市的生活的时候,我提醒自己,人不能逃避现实。旅行简单直接点说就是换一种生活,放空也好,反思也行,吴哥古迹面前,自己微不足道甚至不够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沧海一栗,然而再渺小的人生,也该有宽大的格局,也终有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