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是两个极度不搭界的国家,一个陈旧素朴,一个繁华现代;一个充满人文故事,一个可谓是阿拉伯之花,有谁会想到它们在当下却拥有了一个极其相似的身份?各花入各眼,再纷飞的错乱时光都有吸引人的地方。
没有原由,在夏日闷热的清晨,忽地想到那些曾经去过、至今仍让人难以忘却的地方。有时候说起相关话题心里依旧充满窃喜,忍不住为自己当初的决定叫好,如果若干年前有一分犹豫,便会与之擦肩而过,会有遗憾的,都是自己钟意之地啊。
总有一段感情需要经营;总有一场旅行让人难以忘怀;总有一幅幅画面令人心生喜爱;总有……,时间像水,无影无形,看着它穿过指缝溜走,也只有目送远遁的份了。在陌生的国家游荡穿行,那里一花一木,小鸟与猫儿,白色与黑色,沙漠与海洋,悠扬的唱经声从宣礼塔上传来,一切仿佛电影里互相穿插的镜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真实时而神秘;时而触手可得时而遥不可及。
万事皆有缘起,静静想来这一切的起点应该从卡塔尔说起。都说旅行的意义在于路途上寻找丢失的自己,我们仿佛迷途的羔羊,在一根稻草的引领下在四野里徘徊,哪里才是心灵的上乡啊,没有答案前,最好沉默不语。
就此,展开一根时间的轴线,停下脚步,往回看,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又跃入眼帘……来吧!那就跟随我的眼睛走进旅行里的第二站:柬埔寨 阿联酋
O 柬埔寨
柬埔寨 (Cambodia),世界上蕞贫穷的国家之一,却拥有世界奇迹吴哥(Angkor),一座淹没在丛林中,消失了400多年后才被重新发现的古城,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人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有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极致。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受战争病疫的无情吞噬,丛林里面湮没成一片废墟。而今……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最被打动的图片?我的回答必然是肯定的。比如有一张是在通向大吴哥的桥上拍的,桥两侧是高大的石像,每一尊都面含微笑,偏偏在它低眉浅笑的脸上出现子弹射入后出现的弹孔和破损,这和它笃定祥和的神态产生巨大的冲突,同时也给了注视它的我很深刻的遐想空间。
除了大、小吴哥,贝肯山、巴戎寺、塔普伦寺、空中宫殿与象台、女王庙、洞里萨湖,我还喜欢那群生动活泼的小孩子,他们的教室很旧却歪打正着自带了复古滤镜,当阳光穿过百叶窗投放到学生身上,构成了一幅幅自然动人的画面……
























O 阿联酋

如果把我们居住的地球比喻成一枚精美的钻戒,在我眼里迪拜就是戒指上那颗璀璨耀眼的亮钻了。
一年四季当中,唯有寒冷的冬天是前往迪拜的最佳时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由,冬季里的这座城市依然暖风抚面。身处迪拜,你会明显感觉到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由于迪拜曾经是英殖民地,所以,这里的文化特征明显兼容了西方文化的元素,又因为这里在作为英殖民地期间,一直由印度人代管,所以这里的印度文化也有十分明显的烙印。总之,在这里,无论是餐饮、建筑、文化、体育、着装还是休闲娱乐,处处都反映出迪拜的国际性。
流连在哈利法塔下,调整着相机捕捉画面的角度,晨光中是摄影者拍照的天堂,温暖柔和的光倾泻而下,八百四十八米高的塔身折射着太阳的光辉,刺灼着仰望者的眼目。渺小的身形在它面前愈发的微不足道,在众多啧啧称奇的感叹声里,挺直脊背孤傲的瞧着芸芸众生。

























在这里我喜欢阳光由简单变得繁复的样子,下午时分,它穿透让·努韦尔设计的巨大的穹顶,在无数蝶翅相叠产生的缝隙中投射下来,光的斑斓映在洁白的墙壁上,我身着的白色连衣裙上,点点的像无尽的星空。安静的海风吹过,瞬间凝固了周遭的一切。时间停摆,水面不再有成片的涟漪,我们也再无心事,放空真的可以升华自己的情绪。我想汲取它强大的力量,用以壮大有点虚弱的内核。










周童 天津作协文学院第八届签约作家,天津市作家协会诗歌专委会委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文字及摄影作品见于《诗潮》《福建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美文》《当代人》《散文百家》《雨花》《椰城》《大公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卡塔尔半岛报》等报刊。出版散文集《打在春天的响指》,爆竹声里等若干散文收用于初中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