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是我中南半岛之行的最后一站。这里拥有吴哥窟(Angkor Wat)——人类历史上最令人骄傲的宏伟建筑群之一。
这片土地曾孕育出强大的吴哥王朝。当时的统治者在吴哥建立了庞大的都城,并大兴水利设施。然而,吴哥王朝也面临着诸多强敌:东方有占婆王国(今越南),西方有暹罗王国(今泰国)。吴哥王朝最终被暹罗王国毁灭,吴哥窟也随之隐没在丛林之中。直到19世纪中叶,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在原始森林中重新发现了吴哥窟,才让这座伟大的建筑群重新回到世人的视野中。
如今,游客主要以3条路线游览吴哥窟,俗称小圈、大圈和外圈。由于涉及的寺庙众多,本期我主要介绍大圈和外圈中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寺庙。
· 比粒寺



从首都贡开返回吴哥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于公元961年修建了比粒寺。因为在同一个朝代、不同的时间节点建成,比粒寺与坐落“亚苏尔”(今在吴哥地区)人造蓄水池正中心的梅奔寺有许多共同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人造蓄水池如今已完全干涸。起初,在宝塔中央供奉着一座名为“Raiendratrekvara”的湿婆林伽,意思是湿婆林伽的继任者。
石头上雕刻的铭文记录了比粒寺的建造过程和祭祀活动,这是古代高棉时期最长的梵语铭文。目前,已被收入金边国家博物馆。
· 塔逊寺

塔逊寺建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是在阇耶跋摩七世国王统治时期开始建造的。该寺有三个围场,每个围场都有宏伟的门楼,称为“戈普拉”,中央神殿装饰着精美的雕刻。该寺可能在15或16世纪被故意毁坏,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处于废墟状态。
· 龙蟠寺

龙蟠寺由五座正方形水池组成,中央水池规模最大,中央水池上有座小岛,小岛为两条蛇王雕像所盘绕。岛上有座象征须弥山的塔,塔上各面有观世音菩萨雕像,及佛陀事迹的浮雕。围绕中央塔四方的小池各有一个出水口,分别象征水、风、火、土四象。
· 圣剑寺




阳光从墙壁的裂缝射入,仿佛宝塔的火焰
公元1184年,为了庆祝与暹罗作战取得胜利,也为了纪念父亲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二世,阇耶跋摩七世下令修建了这座寺院。这座寺庙占地广阔,四周被护城池环绕,兼具城市、寺院与学校的功能。
圣剑寺以宝塔为中心,呈十字状延伸出漫长的甬道。寺内设有舞厅,以及一个罗马风格的双层建筑,据推测曾放置过圣剑,也可能作为粮仓或藏经阁。值得注意的是,寺内的石壁上打满了规则的圆孔,说明上面曾饰有木制雕刻或泥塑,类似于中国的石窟。
· 崩密列

崩密列距离吴哥有50公里路,这里几乎没有被修复,保留着法国人最初发现吴哥时候的残垣断壁。我认为这是吴哥窟最值得去的遗迹之一,因为其中的栈道可以让我从空中视角观赏寺庙。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天空之城,那么它应该是崩密列的样子。
·女王宫


女王宫是首座在宫殿山墙上雕刻传说的寺庙,这不同于其他寺庙的雕刻形式,因为其他寺庙仅雕刻独立的神像或一些精美的装饰。山墙上雕刻的传说很多,其中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反派罗波那摧毁冈仁波齐峰,以驱逐湿婆。爱神伽摩出于驱逐湿婆的相同目的,协助罗波那实施了这个阴谋,并将弓箭对准了湿婆。
还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众神之王因陀罗在奎师那和罗摩居住的森林中施咒降雨,为让他们享受清凉,之后黑天杀死了奎师那。目前,金边博物馆和巴黎吉美博物馆收藏了出自女王宫的两面精美山墙。寺庙中还雕刻有搅动乳海等许多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