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全世界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柬埔寨吴哥城(下)

马上注册,让你轻松玩转柬埔寨中文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发布和评论,没有帐号?注册

x

巴方寺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于1060年修建献给湿婆神的国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

图片

巴方寺是一座须弥山寺,呈金字塔形。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有塔楼。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扬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

图片

吴哥古迹由三十多个国家承担修复,各国的修复方法是有差别的。法国从1960年开始帮助柬埔寨修复巴方寺,现在,只剩残垣断壁的东塔门。

图片

残留着女神像的东塔门遗址。

图片

穿过东塔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约200米、高约2米的圆石柱架起来的“空中参道”。这条参道同样也是具有连接地上和天界的彩虹桥的含义。据说在雨季,这条长长的参道两旁满是水,走在参道上,会有一种水中漫步的感觉。

图片

从下面拍圆石柱,像一条漫长的长廊。

图片

中间还要过一群建筑,旁边是正方形的沐浴场。

图片

继续向前还有一段“空中栈道”,才能到达巴方寺。

图片

看见一张巴方寺的修复示意图,第三层是一卧佛!

图片

这是空中参道尽头的入口处。从这里进去后,巴方寺的全貌零距离地出现在你面前。看不出卧佛的形态。可能是方向不对。

图片

位于西北侧的释迦卧像。果然是方向的原因。

图片

巴方寺也修建了供游人攀爬的木质楼梯,很陡,很险,可以攀登到第三层台基,即第二层封闭回廊。

图片

第三层,中央殿堂。第三层顶部已经坍塌。

图片

中央殿前的回廊。

图片

从顶部俯视。

图片

到处可见编了号的石头。

图片

当时考古学家把所有坍塌的上千块石头编上号,希望能一点点拼凑上去。1975年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上台后,销毁了所有档案。1995年法国人因缺少技术资料使得这些石块再也无法被放置到原来的地方,所有修复工作都只得用新石块,原来这几千块石头只能永远地躺在寺前广场上了。

图片

空中宫殿由三层长方形须弥台重叠成金宝塔形,象徵须弥山,各层须弥台的四角,装饰著狮子或大象。须弥台由红土砖块垒成,总高度16米。 须弥山四边正中,各有陡峭的台阶连通上层。

图片

最高层的须弥台周边有一道现已不完整的画廊。画廊第一次以一个包围须弥台基四周的回廊形式出现。

图片

空中宫殿顶层须弥台中央,原有金宝塔一座,现不存。

图片

每层都有狮子守护。

图片

通往王宫的门。

图片

周萨神庙,修建时间:12世纪初;建造者:苏利耶跋摩二世; 其特点是布局紧凑,小巧精致,玲珑细腻,精美无比。由中国负责修复。

东塔门

图片

东门楼

图片

主建筑是五座尖顶宝塔,布局为典型的印度教山字形,中间一座是供奉主神的宝塔叫中央神殿,最高,约19米,象征神与天相通。

图片

四座较低些的小塔分布在四角。因前面的小塔挡住后面的小塔,从正面看是一个山字形状。

图片

墙壁、门窗等地随处可见的莲花、天鹅尾、神女等富有宗教特点的装饰性雕刻,

图片

从周萨神庙出来不远处就是托玛侬神庙,与周萨神庙仅隔一条马路。从入口看上去。自西(左)向东(右)为西塔门、中央殿堂、拜殿和东塔门。

图片

雕工精细的托玛侬神庙,小而美,供奉着湿婆和毗湿奴。尤其是那一抹淡淡的微笑,摄人心田。

图片

西塔门原本应该是城墙上建造起来的一道通行门,如今,城墙荡然无存,只留下了这个夹在墙垣之中的塔门,而塔门的另一头已经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塔门也就成了一道装饰门了。塔尖造型与吴哥寺很相似,只不过是小几号的。

图片

这里的台阶,再次让我有一种“像刺绣”的感觉那么精美,每种花纹都不同。小吴哥的台基风格。

图片

山墙上的雕刻精细而繁杂。

图片

女王宫(即班迭斯雷寺)坐落在吴哥窟东北25公里的地方,建于10世纪,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以小巧玲珑、精细剔透、富丽堂皇而著名于世,被誉为“吴哥地区的灿烂明珠”。它曾深藏于深山老林中达400年之久,一直到1914年才被重新发现。

图片

接近东门,眼前的画面突然艳丽了起来,翠绿的丛林中夹着一条火红的土路,如同铺着红色的地毯,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不远的黄红色建筑。最东边的瞿布罗(拱门,Gopura)。山形墙跨立于四方形的门框之上。女王宫的山形墙比起门框来显得特别大,气势磅礴。

图片

大门的山形墙上雕刻着印度教中守护东方的因陀罗——他端坐于长着三个头的白象之上。红色的砂岩被雕成镂空的浪花,浪花一重一重向上溅进,升起。女王宫以极尽奢华的方式装饰门楣上的雕花。“门”不再只是建筑上一种实用的空间,而是无比华丽庄严的象征。游客争先恐后地在这里留影,我们也不例外。

图片

便可见一条67米长的参道一直通向女王宫的主建筑群。朱色的红砂岩土铺道,有点儿红地毯的意思。从大门到中门约50米,大道两旁竖立着两排对称的2米多高的朱红林伽小石柱。而道边的殿堂,早破得来也只剩下立柱。远处的三只塔尖就是女王宫的中央核心。

图片

走完长长的参道,进入一处破破的中殿和第一层围墙。院落东西长110米、南北宽95米,由铁矾土建成。中殿两侧的破院子,剩下的是门框窗框和柱头。

图片

又一座精美的门。上面表现的是变身半人半狮“辛那哈”的毗湿奴,最终战胜蔑视毗湿奴的魔王“希兰亚卡西普”,并撕开了魔王的胸膛。女王宫的红色是因为建筑外墙使用了红色的岩石和红土,阳光照耀的时候更加鲜艳。

图片

出了中殿,又是一条甬道,两侧则换成了对称的环形水池。第二道围墙正东有3个石拱门,中门两侧各有一根竹节状石柱和一根镂花石柱。精美的三角门楣还带卷草纹的檐角,这处被认为最精美的雕刻已经印在了柬埔寨50瑞尔的纸币上。

图片

第三道围墙正东也是3个拱门,中间拱门也有镂花门柱和双层山形门眉。拱门之间有两扇窗户,每扇窗上嵌有5根竹节状的窗棂。一层层的城墙往里边走,城门的高度一层却比一层矮,最里边主庙的大门高度只有108厘米,这是让信徒们前往膜拜时,个个都得卑躬屈膝、弯腰而入。

图片

石门里是女王宫的中心部分,3座朱红色的钟形寺塔由一条巨大的石基连接在一起,两面有对称的配殿,还有石台石屏,所有建筑都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画饰。三座并列的寺塔建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这三座钟形寺塔中,中间一座最高,约10米,里面供奉着湿婆神。

图片

这一尊即是因美丽而险些被盗走的“东方蒙娜丽莎”。曼妙的细腰及流畅的身姿,还有唇角眼睑处的笑意盈盈,你端详久了,很容易被迷住哒!

图片

三层门楣层层叠加着,嗯,是不是有些像高棉舞者头戴的王宫顶冠。

图片

藏经阁。每个门前都有石雕守护神猴王苏格利瓦一对。 右手持兵器,左手按在跪地的左膝盖上,右腿半蹲式。

图片

它所用的岩石,与吴哥其它地方的不同,是红色砂岩,浸水软化后的材质可以象木头那样去加工,干燥以后又富于强度。这是上天赋予柬埔寨的财富,柬埔寨人民也将这财富发挥到极致!成为世界的艺术珍品。

爱上柬埔寨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柬埔寨华人论坛看到我的,谢谢!
评论信息
 正在加载留言...
相关推荐

会员榜单

爱上柬埔寨
爱上柬埔寨

发了597个帖

积分
0
王文鑫手机店
王文鑫手机店

发了193个帖

积分
7000
柬埔寨新闻
柬埔寨新闻

发了131个帖

积分
0
国际报道
国际报道

发了67个帖

积分
0
创始人
创始人

发了65个帖

积分
1000001
中国热点
中国热点

发了49个帖

积分
0
VA SREYHEAB
VA SREYHEAB

发了37个帖

积分
0
东南亚新闻
东南亚新闻

发了21个帖

积分
0
网站开发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