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房产生活指南】深耕柬埔寨多年,实时更新柬埔寨最新热点新闻,专注海外资产配置,提供一站式资产配置,包括土地/酒店/别墅/排屋/公寓/过户,买卖出租/托管服务/商务考察。
柬埔寨华人历史与现状介绍
柬埔寨华人指的是从中国移民到柬埔寨的华人及混有华人血统的柬埔寨人,早年主要为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时期从中国广东、福建、海南移民及其后裔,如今有不少在柬埔寨内战后赴柬生活的中国移民。特别是2010年后来自中国大陆各界人士,现今有不少在柬埔寨投资工作生活。柬埔寨社会里有不少政界、商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物都带有华人血统,是柬埔寨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比如柬埔寨的前首相洪森家族也被誉为有华人血统。

知名的柬埔寨华人和华裔
政界:包括洪森(Hun Sen)柬埔寨前首相,有潮州华人血统。洪玛奈(Hun Manet)洪森之子,现任首相,同样具部分华人血统。谢辛(Chea Sim)前国会主席、人民党重要人物,华裔。韩桑林(Heng Samrin)前柬埔寨国家主席、国会主席,被认为有部分华裔背景。郑棉发(Cham Prasidh)柬埔寨前商业部长,潮州华人后裔,父亲是华侨。
商界:华人力量尤其强大,很多是潮州、海南籍后裔,陈丰明(Chen Zhi)皇家集团(Royal Group)董事长,柬埔寨知名华裔商人。陈志(Prince太子集团)董事长,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华商集团领袖。江裕祥家族(Oknha Kith Meng)柬埔寨最富有的华人之一。林宋平(Lim So Phi)是农业、地产大亨,华裔。以及李永法家族,涉足银行业、进出口贸易。(柬埔寨多数富豪家族几乎都有华人背景,华商在金融、地产、零售、能源等领域占据主导。)

洪森(Hun Sen)
相关历史
在高棉语中,Khmer kat Chen(ខ្មែរកាត់ចិន)用于混合柬族和华人血统的人,Khmer Chen (ខ្មែរចិន) 表示在柬埔寨出生的华人。到1960年代末及1970年代初,华人是柬埔寨最大的少数民族,估计有约43万。但到了1984年,有华人血统的柬埔寨人只剩下61400人了,主要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战争、以及红色高棉等恐怖时期使柬埔寨华人移民至北美或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现在的柬埔寨华裔总数量约90万(其中潮汕民系占70%),这一比例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
早期
柬埔寨最早有华人定居纪录可追溯到公元13世纪后期。元朝使者周达观于1296年访问柬埔寨时,就提到吴哥有中国居民。葡萄牙船员在17世纪初发现金边有华人居住。明朝灭亡后,鄚玖和杨彦迪鼓励福建和广东的居民到当时的印度支那定居。多数华人移民与当地高棉族妇女通婚进而融入柬埔寨社会。
法属印度支那时期(1867–1950)
法国殖民政府于1873年首次提出立法,将中国移民归类为“外来人口”,并对其征收居民税。诺罗敦国王在1884年引入了一项立法改革,要求华人移民缴纳更高的居民税,但对获得柬埔寨公民身份的华人并无此限制。柬埔寨成立了五个华人协会,分别是广肇、福建、潮州、客家和海南。华人移民必须在协会登记后才能在柬埔寨定居。这五个协会中都会选出一个领导,负责维护同胞的法律、秩序和税收。
独立后
法国殖民者管理柬埔寨华人社群的制度中止于1958年法国结束殖民时。1960 年代,在金边的华人社区事务往往由华人医院委员会处理,该组织旨在资助和管理早先为华人社区建立的医院。1971年,政府授权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柬埔寨华人联合会,这是第一个接纳柬埔寨所有华人的组织。根据其章程,该联合会旨在“在社会、文化、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帮助华裔公民”,管理金边和其他地方华人社群共同拥有的财产,并促进华人和高棉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柬埔寨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口是华裔和高棉人混血的人口。
红色高棉时期
红色高棉时期对于柬埔寨华人是一个大浩劫,当红色高棉占领一个城镇时,都会将当地商业收归己有,大量商人(多数为华人)财产被没收。由于华人多为资产阶级且多数受过良好教育,使得红色高棉视华人为眼中钉。多数华人和柬埔寨其他民族一样受到红色高棉残酷迫害。红色高棉的几位官员本身有华裔血统,如农谢、英萨利、乔森潘、康克由、宋成、塔莫克甚至是波布本人。在 1970年至1990年的柬埔寨各个政权期间,华人企业和文化被完全禁止和摧毁,许多华人逃离该国。移民北美或迁移到东南亚其他国家。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
随着越南入侵柬埔寨和民主柬埔寨政府垮台,新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政府解除了红色高棉时期对华人的一些限制。允许使用中文报纸,取消在家说汉语的禁令。在1989年后,华裔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柬埔寨政府允许华人实践自身的宗教文化习俗,并重新开放了中文学校。1991年的农历春节是柬埔寨华人自 1975年以来首次正式庆祝的农历新年。
柬埔寨王国时期(1993年至今)
1993年柬国恢复君主制度后,柬埔寨的政治社会趋于稳定,大量中国大陆公司在柬埔寨投资,柬埔寨华人重新活耀于经济界。由于许多中国大陆商人在柬埔寨投资,许多华裔柬埔寨人积极学习汉语为了就业和商业原因。华人社群的人数在2000年又开始增加。华文学校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并得到中国政府的资助。
1993年以后,柬国开始出版一些中文报纸,1998年以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有了中文新闻。现今,柬埔寨华人已不会再遭受如同赤柬时期的迫害与歧视。他们在工商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柬埔寨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保持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来自中国大陆新移民的增加也使得柬埔寨华人人口持续增长,为柬埔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的柬埔寨和中国关系紧密友好,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是增长最快的国家。

地区分布
柬埔寨的华人主要集中于城镇,尤其是首都金边,以及现在正在快速开发的西港,金边的华人人口曾占全市总人口的很大比例。
金边:是华人在柬埔寨的主要集中地,尤其是在商业、房地产、批发零售、金融等领域。市中心的“旧市场”、“中央市场”等地都有华人商户。金边有不少华校和华人社团。
马德望:柬埔寨第二大城市,也是华人重要聚居地。以潮州人、客家人为主,传统上多从事米业、木材和贸易。
磅湛:湄公河沿岸重要城镇,华人较集中。当地有许多潮州籍华人,经营橡胶、杂货和农贸。
西哈努克市:原本华人不算特别集中,但近年来因中国投资和港口经济发展,大量中国新移民和商人涌入。形成了新的“唐人街”,赌场、餐饮、房地产行业中都有大量华人。
另外像柴桢、干丹、菩萨、茶胶等地这些省份的华人多分布在乡镇,经营米厂、商铺、杂货、农产品贸易。潮州人比例较高。
结语:
柬埔寨华人以其勤劳和智慧,在柬埔寨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工商业、金融和制造业领域。许多在柬埔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由华人创办或领导。柬埔寨华人社群还积极传承中华文化,保留中文、文化和传统。华人社群的领导者们积极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当地人才做出了努力。柬埔寨华人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改善社区和提高社会福利做出了贡献。现在的华人,是柬埔寨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最后通过视频了解下金边有名的六条中国街。
* 高棉房产生活指南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承诺,具体请以实际为准。
* 文章中的交通、教育、环境、商业等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
* 新闻报道内容摘自网络媒体,仅供参考。新闻具有时效性,后续内容若有新变化,请以更新为准。
*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者删除。
* 所述论据考证于网络资料,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